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农林牧渔> 正文

2012年中国特禽养殖业优势分析

188bet金宝搏网站 网讯:


内容提要:经20多年的饲养实践,特禽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饲养技术,特别是解决了反季节繁殖等难题。近几年,许多大专院校开设了特禽养殖课程,加上特禽养殖培训增多,为特禽养殖技术普及与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特禽养殖快速发展始于80 年代,现己成为养禽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今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热点和出口创汇的优势产品。


(一)我国特禽养殖业现状 主要体现在以下6 个方面:


1. 养殖品种多。目前我国特禽品种多达几十种,主要有引进品种,如鹌鹑、火鸡、王鸽、贵妃鸡、孔雀、鸵鸟、黑天鹅、珍珠鸡、绿头野鸭、山鸡等;培育品种有黑丝毛乌骨鸡、黄凤鸡、绿壳蛋鸡、大雁、宫廷黄鸡、中华地白肉鸽、茶花鸡、地产山鸡、黑羽山鸡、白羽山鸡、白羽鹌鹑等;保护性品种有如红腹锦鸡、白腹锦鸡、淡腹雪鸡、蓝马鸡、褐马鸡、天鹅、丹顶鹤、鸿雁、灰雁、豆雁、大鸨等。


2. 养殖数量大。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特禽养殖场己达3 000 多家, 而小规模场则更多。饲养存栏量分别为:肉鸽500 万对、山鸡2 000 万只、鹧鸪1 200 万只、珍珠鸡40 万只、鸵鸟10 万只、孔雀10 万只、鹌鹑3.5亿只、火鸡30 万只、绿壳蛋鸡20万只、黄凤鸡1 万只、贵妃鸡200万只、丝光鸡10 万只、乌鸡2 500万只。年出栏总量达6 亿只多。


如此多的特禽既丰富了市场供应,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又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为出口创汇作出了重大贡献。


3. 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经20多年的饲养实践,特禽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饲养技术,特别是解决了反季节繁殖等难题。近几年,许多大专院校开设了特禽养殖课程,加上特禽养殖培训增多,为特禽养殖技术普及与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4. 特禽养殖向有机生产发展。


为降低成本、减少药残,提高生产能力、保持产品原味,天然植物中草药己被广泛应用于特禽养殖中,为生产有机肉、有机蛋打下了基础。


5. 特禽产品开发越来越被重视。目前除有鲜活、冷冻特禽产品外,还生产出了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各类特禽熟制品、罐头制品、医药保健品等。


6. 特禽养殖趋向多渠道。饲养形式由分散型初步向专业化、规模化过渡;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共存发展;资源来源有中外合资、国有、独资、个体等多渠道并存;经营方向由单一饲养向产业化一条龙式方向发展。


(三)特禽养殖存在问题


从我国特禽养殖业发展状况来看,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缺乏饲养标准。目前,不少特禽尚未制订出饲养标准,也缺乏专用的全价配合饲料及专用添加剂,致使特禽生产能力降低和品质退化。


2. 缺乏品种鉴定标准。特禽种禽场少,建立种禽群系谱的种禽场更少。分辨不出品种与品变种、父母代与商品代。甚至没有种与非种之分,均可作为种来销售,致使特禽种源混乱。


3. 炒种行骗现象严重。有些人利用我国特禽行业机制不健全和人们急于致富的心态,以次充好、放种高价回收、发布虚假广告等手段,诱骗养殖户高价购买种禽。一旦钱财到手,不是想尽办法拒绝回收就是携款而逃,害得养殖户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严重阻碍了我国特禽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4. 产品开发落后于生产。目前,虽然开发了一些产品,仍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高端产品的开发。


5. 科研与生产脱节。特禽养殖在我国仍属于发展中的行业,如品种提纯、性能提高、标准制订等都有待研究提升。有些科研成果还未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只停留在试验室,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


6. 产业化水平低。特禽养殖业尚未形成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相互依存,利弊共担的有机体,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同时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整体开发战略,既不能形成竞争力,又无价格优势、品种优势,产品不能联合进入市场,不能抵御起伏不定的市场波动。也缺乏高、精、尖、细的加工工艺、技术等。


(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188bet金宝搏网站 《
2011-2015年中国特种养殖市场行情动态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