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报告> 188abc金博宝> 机械> 正文

2017-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供需预测报告

机器人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1)青铜时代-关在牢笼里的机器人;(2)白银时代-人机协作和人机融合;(3)黄金时 代-机器人文明。目前全球机器人处于青铜时代和白银时代的对接期,软硬件技术突破带 动 AR/VR、狭义 AI 与机器人(无人机)的技术融合。

机器人发展的三个时代
2015年全球机器人行业及相关服务市场规模已达到710亿元,未来4年的CAGR为17%。 细分来看:(1)机器人系统领域,即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将于 2019 年增长至 320 亿美元。(2)机器人相关服务行业,即程序管理、教育培训、硬件安装、系统集成和服 务咨询等,2019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 320 亿美元。(3)机器人系统软硬件支持,即服务器、 存储器、控制系统、网络架构以及机器人应用程序,市场规模也将快速增长。
从区域市场来看,亚太地区将占据全球机器人市场消费的 65%以上。欧洲、中东 以及非洲地区(EMEA)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机器人市场,其 2015 年市场规模为 146 亿美元;美洲地区的机器人市场以 97 亿美元位列第三。 从下游应用行业来看,配件制造以及流程制造行业是推动机器人行业消费的主要动 力。2015 年配件制造的市场规模占据市场总量的 33.2%,流程制造占比 30.2%。 未来三年内,资源开发、医疗健康以及交通运输将占据机器人消费的主导地位。 根据 IFR 的数据,2015~2018 年全球机器人保有量将年均增长 15%,2018 年 保有量将达到 230 万台。其中,2015 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 24.8 万台,5 年 CAGR 达到 15.5%;2014 年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和专用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分别为 470 万 台和 2.4 万台,4 年的 CAGR 分别为 20.6%和 12.7%。未来每个人拥有的机器人数 量或许超过 10 台,如汽车机器人、“VR+阿凡达”、宠物机器人、性爱机器人、虚拟助手等。
截至 2015 年末,国内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到 1,026 家;2015 年中国机器人行业本体业务规模总 体呈现增长态势,但 70%以上的企业的本体业务处于亏损状态。工业机器人方面,沈阳 新松、埃夫特、广州数控、哈博实、新时达、埃斯顿和巨一焊接等一批本土机器人制造 骨干企业得到快速成长;服务机器人方面,骨干企业主要有科沃斯、康力优蓝、纳恩博、 风行天下、优必选等。
全球机器人行业及相关服务市场规模
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
全球专用服务机器人的销量
全球个人 / 家庭服务机器人的销量
188bet金宝搏网站 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供需预测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机器人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机器人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机器人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机器人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机器人 产业链发展概述
1.1 机器人行业产业链
1.1.1 机器人产业链构成情况
1.1.2 机器人产业链价值分布
1.2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1.2.1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构成
1.2.2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特征
1.3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
1.3.1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构成
1.3.2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特征
第二章 2014-2016年国内外机器人产业总体分析
2.1 2014-2016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2.1.1 产业发展模式
2.1.2 产业发展格局
2.1.3 市场规模扩张
2.1.4 全球需求分析
2.1.5 区域市场分析
2.2 2014-2016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2.2.1 驱动因素分析
2.2.2 生产经营模式
2.2.3 行业发展热点
2.2.4 投资热情升温
2.2.5 园区建设态势
2.2.6 市场竞争格局
2.3 2014-2016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分析
2.3.1 行业运行特征
2.3.2 市场供需规模
2.3.3 区域分布格局
2.3.4 企业竞争格局
2.3.5 业务模式分析
2.4 2014-2016年服务机器人市场发展分析
2.4.1 行业发展态势
2.4.2 市场格局分析
2.4.3 研发生产状况
2.4.4 商业应用进展
2.4.5 行业发展机遇
2.5 中国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2.5.1 机器人产业面临挑战
2.5.2 机器人产业发展障碍
2.5.3 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
2.5.4 机器人产业对策建议
2.5.5 机器人产业化路径
第三章 2014-2016年机器人产业链上游零部件市场分析
3.1 2014-2016年伺服电机行业发展分析
3.1.1 全球市场规模
3.1.2 行业国际地位
3.1.3 中国市场容量
3.1.4 市场竞争格局
3.1.5 机器人伺服系统
3.1.6 行业发展趋势
3.2 2014-2016年控制器行业发展分析
3.2.1 产业发展现状
3.2.2 国内市场格局
3.2.3 重点企业分析
3.2.4 产品技术研发
3.2.5 未来发展趋势
3.3 2014-2016年减速器行业发展分析
3.3.1 行业发展规模
3.3.2 国内市场格局
3.3.3 重点企业分析
3.3.4 市场转型动向
3.3.5 产业发展前景
3.4 2014-2016年传感器行业发展分析
3.4.1 产业发展历程
3.4.2 市场规模扩张
3.4.3 行业发展态势
3.4.4 市场格局分析
3.4.5 未来前景展望
第四章 2014-2016年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典型企业分析
4.1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4.1.1 企业发展概况
4.1.2 经营效益分析
4.1.3 业务经营分析
4.1.4 财务状况分析
4.1.5 未来前景展望
4.2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2.1 企业发展概况
4.2.2 经营效益分析
4.2.3 业务经营分析
4.2.4 财务状况分析
4.2.5 未来前景展望
4.3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4.3.1 企业发展概况
4.3.2 经营效益分析
4.3.3 业务经营分析
4.3.4 财务状况分析
4.3.5 未来前景展望
4.4 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4.4.1 企业发展概况
4.4.2 经营效益分析
4.4.3 业务经营分析
4.4.4 财务状况分析
4.4.5 未来前景展望
4.5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
4.5.1 企业发展概况
4.5.2 经营效益分析
4.5.3 业务经营分析
4.5.4 财务状况分析
4.5.5 未来前景展望
4.6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4.6.1 企业发展概况
4.6.2 经营效益分析
4.6.3 业务经营分析
4.6.4 财务状况分析
4.6.5 未来前景展望
第五章 2014-2016年机器人产业链中游本体市场分析
5.1 2014-2016年机器人本体行业发展综述
5.1.1 本体基本概况
5.1.2 产业价值水平
5.1.3 行业盈利情况
5.1.4 技术水平分析
5.1.5 行业发展态势
5.2 2014-2016年机器人本体市场格局分析
5.2.1 全球市场格局
5.2.2 国外典型企业
5.2.3 市场竞争结构
5.2.4 本土企业发展
5.3 机器人本体行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5.3.1 河北
5.3.2 江苏
5.3.3 安徽
5.3.4 湖南
5.3.5 广东
5.4 机器人本体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5.4.1 未来发展路径
5.4.2 企业整合方向
5.4.3 市场前景展望
第六章 2014-2016年机器人产业链中游系统集成市场分析
6.1 系统集成相关概述
6.1.1 系统集成的概念
6.1.2 系统集成的原则
6.1.3 系统集成的特点
6.1.4 系统集成的分类
6.2 2014-2016年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综述
6.2.1 产业发展形势
6.2.2 行业发展规模
6.2.3 市场重点企业
6.2.4 企业跨界融合
6.2.5 行业技术水平
6.3 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6.3.1 广东
6.3.2 武汉
6.3.3 重庆
6.3.4 安庆
6.4 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
6.4.1 系统集成方向
6.4.2 未来发展趋势
6.4.3 市场前景展望
第七章 2014-2016年机器人产业链中游典型企业分析
7.1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7.1.1 企业发展概况
7.1.2 经营效益分析
7.1.3 业务经营分析
7.1.4 财务状况分析
7.1.5 未来前景展望
7.2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7.2.1 企业发展概况
7.2.2 经营效益分析
7.2.3 业务经营分析
7.2.4 财务状况分析
7.2.5 未来前景展望
7.3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7.3.1 企业发展概况
7.3.2 经营效益分析
7.3.3 业务经营分析
7.3.4 财务状况分析
7.3.5 未来前景展望
7.4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7.4.1 企业发展概况
7.4.2 经营效益分析
7.4.3 业务经营分析
7.4.4 企业商业模式
7.4.5 未来前景展望
7.5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5.1 企业发展概况
7.5.2 经营效益分析
7.5.3 业务经营分析
7.5.4 财务状况分析
7.5.5 未来前景展望
7.6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7.6.1 企业发展概况
7.6.2 经营效益分析
7.6.3 业务经营分析
7.6.4 财务状况分析
7.6.5 未来前景展望
7.7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7.1 企业发展概况
7.7.2 经营效益分析
7.7.3 业务经营分析
7.7.4 财务状况分析
7.7.5 未来前景展望
第八章 2014-2016年机器人产业链下游工业应用市场分析
8.1 工业生产的机器人需求分析
8.1.1 社会对机器人的需求阶段
8.1.2 社会对机器人的需求动因
8.1.3 中国工厂对机器人的需求
8.1.4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分布
8.2 “机器换人”风潮的驱动因素分析
8.2.1 经济结构转型
8.2.2 人口红利消退
8.2.3 传统制造业困境
8.2.4 中国制造2025战略
8.3 机器人应用重点领域——汽车制造
8.3.1 汽车市场产销规模
8.3.2 机器人应用进程
8.3.3 各环节应用分析
8.3.4 汽车激光焊接应用
8.3.5 助力汽车工业升级
8.3.6 提高车企自动化程度
8.4 机器人应用重点领域——电子制造
8.4.1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
8.4.2 电子行业应用领域
8.4.3 电子组装中的应用
8.4.4 改变电子制造业模式
8.4.5 3C行业机器换人前景
8.5 机器人应用重点领域——食品制造
8.5.1 食品制造业发展规模
8.5.2 食品行业机器人的用途
8.5.3 食品加工领域应用进展
8.5.4 食品包装领域应用分析
8.5.5 研发食品加工专用机器人
第九章 2014-2016年机器人产业链下游个人/家用市场分析
9.1 2014-2016年个人/家用机器人市场发展综述
9.1.1 行业发展形势
9.1.2 市场规模扩张
9.1.3 产品形态分析
9.1.4 产业技术因素
9.1.5 未来发展趋势
9.2 家政清洁机器人
9.2.1 全球市场分析
9.2.2 国内消费分析
9.2.3 市场需求潜力
9.2.4 技术发展路径
9.2.5 市场竞争格局
9.2.6 重点企业及产品
9.3 个人/家用教育机器人
9.3.1 教育机器人的功能
9.3.2 早教机器人兴起
9.3.3 行业发展机遇
9.3.4 市场重点企业
9.3.5 未来发展前景
9.4 个人/家用娱乐机器人
9.4.1 娱乐机器人的功能
9.4.2 娱乐机器人需求分析
9.4.3 陪伴型机器人市场升温
9.4.4 国内娱乐机器人产品动态
第十章 2014-2016年机器人产业链下游医用市场分析
10.1 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应用
10.1.1 临床手术
10.1.2 康复治疗
10.1.3 医疗护理
10.1.4 医用教学
10.1.5 其他应用
10.2 2014-2016年医疗机器人市场发展分析
10.2.1 海外市场分析
10.2.2 国内市场现状
10.2.3 行业发展机遇
10.2.4 关键技术分析
10.2.5 市场需求分析
10.2.6 未来前景展望
10.3 手术机器人
10.3.1 全球市场规模
10.3.2 国内应用状况
10.3.3 细分应用领域
10.3.4 需求潜力巨大
10.3.5 风险因素分析
10.4 康复机器人
10.4.1 康复机器人的分类
10.4.2 康复机器人发展机遇
10.4.3 康复机器人供需缺口
10.4.4 康复机器人制约因素
10.4.5 康复机器人市场前景
第十一章 2017-2022年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潜力分析
11.1 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投资机会分析
11.1.1 投资机遇
11.1.2 风险因素
11.1.3 投资建议
11.2 机器人产业链中游投资机会分析
11.2.1 投资机遇
11.2.2 风险因素
11.2.3 投资建议
11.3 机器人产业链下游投资机会分析
11.3.1 投资机遇
11.3.2 风险因素
11.3.3 投资建议
第十二章 2017-2022年机器人产业链发展前景预测(ZY ZM
12.1 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前景展望
12.1.1 发展趋势
12.1.2 市场前景
12.2 机器人产业链中游前景展望
12.2.1 发展趋势
12.2.2 市场前景
12.3 机器人产业链下游前景展望
12.3.1 发展趋势
12.3.2 市场前景
附录: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2年)
图表目录
图表1 机器人行业产业链长度图
图表2 机器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图表3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构成图
图表4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构成图
图表5 2008-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
图表6 2016年全球前五大机器人供应国机器人密度
图表7 2010-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及增速
图表8 2003-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增长情况
图表9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区域分布格局
图表10 中国工业机器人主要品牌梯队
图表11 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集中度
图表12 中、美、欧、日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比较
图表13 2013-2016年中国专业服务机器人细分市场销量
图表14 中国投入使用的服务机器人区域分布
图表15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基地分布
图表16 2009-2016年全球伺服电机需求
图表17 2016年全球伺服电机需求格局
图表18 2008-2016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销售规模
图表19 2006-2016年我国伺服电机产能情况
图表20 2016年中国伺服系统市场分行业占比
图表21 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历程
图表22 2009-2016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
图表23 2014-2016年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
图表24 2015-2016年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5 2016年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6 2015-2016年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7 2016年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8 2015年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29 2015-2016年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30 2016年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报告分类
购买流程
 1.确认需求:您可以通过“站内搜索”或客服人员的协助,确定您需要的报告;
 2.签定协议:确认订购细节,签定订购协议;(下载协议)
 3.款项支付:您可通过银行转帐、支票等形式办理汇款;
 4.发货:收到汇款或凭证后,2至3个工作日内Email报告电子版;款项到帐后,快递报告纸质版及发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