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报告> 交通运输> 汽车> 正文

2022-2028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战略分析报告

政策、技术、需求的三重催化之下,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加速发展:1>5G的商业化加速车联网技术迭代升级;推动智能网联进入新台阶;2>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11部委联合下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基建的一部分,受到政策强力去东莞;3>需求方面,乘用车的应用场景仍在不断探索,智能驾驶是潜在的强需求;商用车有更强烈的安全需求,而车联网平台是B端服务和G端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用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有望先行。商用车是生产资料,更注重使用效率和成本节约,乘用车是消费品,更倾向于驾驶者的用户体验。同时,由于商用车体积庞大,驾驶难度高,对于驾驶安全的需求更为强烈。商用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有望先行,原因如下:1>商用车对于成本节约、安全管理的需求更为迫切,对B端的服务需求和来自G端的监管需求较强,有明确的付费方;2>商用车的部分应用场景更适合试点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如在封闭园区、封闭道路和矿区、码头、港口等,而另外一些场景有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卡车等。
商用车在网联化和智能化方面有望先行发展
乘用车
商用车
- 
总体情况
使用目的
消费品
生产资料
更新周
期5年左右
2-3年左右
行驶范围
城市或城市周边
全国
网联化(基于蜂窝网络的Telematics)
车联网功能
从方便车主的角度出发
对车辆的监控出发,有更强烈的安全需求。
车联网(蜂窝网络)具体应用
影音娱乐、驾驶辅助、人机交互、个性体验、个人助理、车辆安全
油耗管理、司机考勤、调度管理、监控预警、维修保养、车辆跟踪
车联网参与方
车企、消费者、车联网服务运营商
车企、物流司机、物流车队、甲方客户、货主方、车联网服务运营商
车联网设备数量
较少,只留一个接口给车联网设备即可
较多,大货车往往接入7~8个车联网设备
网联化(基于C-V2X)
车联网(C-V2X)应用
安全类、效率类、自动驾驶类应用
较乘用车增加卡车编队应用
智能化
ADAS系统
利用ADAS进行监测、预警
利用ADAS进行监测、预警;政府强制性推动
188bet金宝搏网站 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战略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智能网联汽车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智能网联汽车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智能网联汽车 基本概述
1.1智能汽车相关概念
1.1.1车联网概念
1.1.2互联网汽车概念
1.1.3智能汽车概念
1.1.4无人驾驶汽车概念
1.2智能汽车体系架构
1.2.1智能汽车的构造
1.2.2智能汽车产业链
1.2.3智能汽车功能结构
第二章2015-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运行环境
2.1经济环境
2.1.1宏观经济概况
2.1.2工业运行状况分析
2.1.3固定资产投资
2.1.4经济转型升级
2.1.5宏观经济展望
2.2政策环境
2.2.1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2.2.2V2X应用层团体标准
2.2.3公共道路适应性验证规范
2.2.4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2.5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
2.2.6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2.2.7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3产业环境
2.3.1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2.3.22019年国内汽车工业销量规模
2.3.32019年国内汽车工业产销现状调研
2.3.4汽车商品进出口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4技术环境
2.4.1技术专利状况分析
2.4.2V2X通信技术
2.4.3传感器检测
2.4.4物联网技术
2.4.5云计算技术
2.4.6人工智能技术
第三章2015-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3.1智能汽车发展综述
3.1.1行业生命周期
3.1.2行业发展层次
3.1.3行业开发模式
3.1.4发展核心分析
3.1.5发展驱动因素
3.22015-2019年智能汽车市场分析
3.2.1市场发展历程
3.2.2市场竞争态势
3.2.3行业发展成果
3.2.4人工智能形态
3.2.5行业市场空间
3.2.6行业实现路径
3.3智能汽车商业模式分析
3.3.1数据和受众整合者
3.3.2数字化服务提供商
3.3.3数字化衍生品提供商
3.3.4数字化推动者
3.4智能汽车规划目标
3.4.1发展需求
3.4.2发展目标
3.4.3发展重点
3.4.4具体措施
3.5智能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
3.5.1汽车安全问题
3.5.2发展体系薄弱
3.5.3产业发展矛盾
3.5.4缺乏智能汽车生态链
3.5.5标准与法规有待健全
3.6智能汽车发展对策解析
3.6.1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3.6.2强化设计加强布局
3.6.3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3.6.4构建产业发展生态
3.6.5制定行业发展标准
第四章2015-2019年无人驾驶汽车发展分析
4.12015-2019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发展分析
4.1.1行业发展历程
4.1.2国外扶持政策
4.1.3全球市场规模
4.1.4自动驾驶渗透率
4.1.5路测资质许可
4.1.6车企类别分布
4.1.7行业技术发展
4.22015-2019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发展分析
4.2.1行业扶持政策
2019年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将加快汽车由传统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升级,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加快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根据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划分智能驾驶等级的标准,可以判定我国目前处于L1-L3之间,在智能驾驶领域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汽车智能化最终目标是实现自动驾驶,这离不开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助力。
ADAS借助于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帮助驾驶员迅速识别周边环境,提升驾驶体验、保障行车安全,通常具有自动泊车、盲区监测、全景环绕等多个子系统,其不仅是智能驾驶的关键,同时也是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中最为凸显的领域。
为加速推进国家智能化汽车的战略布局,近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行业相关的政策,推进了ADAS市场渗透率的提升,也拉动了视觉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的提升。
我国ADAS相关政策一览
政策名称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7.12
工信部
在自动驾驶领域以下技术方面,通过专项资金以及重大项目等措施給予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2017.3
交通部
2018年5月起,凡是车长大于9m的营运客车都应装备符合《JT/T883营运车辆行驶危险预警系统》规定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和前车碰撞预警系统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2017.12
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到2020年,初步建立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2017.12
发改委
重点研发汽车与通信、电子、人工智能、交通等领域交叉融合的智能汽车技术,建立智能汽车基础技术体系与数据库。
《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2018.3
工信部
1)加快推进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标准的制定。推进术语和定义、盲区监测(BSD)、汽车事件数据记(EDR)、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紧急制动(AEB)、乘用车车道保持辅助(LKA)等6项已立项国家标准的研究制定;2)加快推动泊车辅助、商用车车道保持辅助(LKA)等2项国家标准的立项工作;3)统筹推进全景影像监测、驾驶员注意力监测、车门开启盲区监测、后方穿行提示、智能限速提示、夜视系统等6项信息感知类标准预研;4)启动预碰撞场景下的自动紧急转向、交通拥堵辅助控制等2项辅助控制类标准的预研。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2018.4
工信部
试行规范提出省、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具体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
2018.7
交通部
1)危险货物运输货车应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2)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具备车道偏离报警功能和车辆前向碰撞预警功能;3)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具备不规范驾驶行为预警功能
《营运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
2019.3
交通部
2019年4月1日起针对营运车辆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提出具体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规定了装备AEBS的车辆需要具备的条件,提出了数据备份、运行车速范围和环境适应性要求。
《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2019.5
工信部
提出将在年内制定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紧急制动(AEB)、驾驶自动化分级、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等一系列标准。
4.2.2行业发展现状调研
4.2.3市场发展规模
4.2.4企业发展布局
4.2.5行业效益分析
4.2.6行业发展问题
4.2.7问题解决对策
4.3无人驾驶汽车关键技术分析
4.3.1技术研究阶段
4.3.2环境感知技术
4.3.3路径规划技术
4.3.4定位导航技术
4.3.5运动控制技术
4.4无人驾驶产业化发展路线
4.4.1商用车应用
4.4.2乘用车应用
4.4.3双驾双控并存
第五章2015-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组成系统发展分析
5.1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发展分析
5.1.1系统组成介绍
5.1.2功能模块分析
5.1.3市场驱动因素
5.1.4市场竞争格局
5.1.5功能模块渗透率
5.1.6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5.2车联网(车载信息系统)发展分析
5.2.1产业链分析
5.2.2商业模式分析
5.2.3关键技术发展
5.2.4行业需求分析
5.2.5行业市场规模
5.2.6行业普及率分析
5.2.7行业渗透率分析
5.2.8行业发展建议
5.3胎压监测系统(TPMS)发展分析
5.3.1系统基本介绍
5.3.2行业发展政策
5.3.3行业发展态势
5.3.4行业发展机遇
5.4车身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5.4.1动力系统
5.4.2底盘系统
5.4.3车身系统
5.4.4电器系统
第六章2015-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硬件发展分析
6.1智能汽车芯片
6.1.1产业发展规模
6.1.2产业发展特征
6.1.3关键芯片技术
6.1.4未来发展思路
6.2智能汽车电子
6.2.1定义及分类
6.2.2细分市场周期
6.2.3行业发展规模
6.2.4行业渗透分析
6.3智能汽车连接器
6.3.1分类介绍
6.3.2市场格局
6.3.3行业壁垒
6.3.4市场空间
6.4传感器行业
6.4.1基本介绍
6.4.2优劣势对比
6.4.3雷达传感器(Radar)
6.4.4激光雷达(Lidar)
6.4.5超声波传感器(Ultrasonic)
6.4.6毫米波雷达
6.4.7未来发展方向
6.5其他智能汽车硬件发展状况分析
6.5.1ADAS执行器
6.5.2ADAS控制器
6.5.3汽车仪表盘
6.5.4车载触摸屏
第七章2015-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发展分析
7.1人机交互
7.1.1人机交互技术分类
7.1.2人机交互产业链条
7.1.3人机交互研究进展
7.1.4中外专利申请现状调研
7.1.5人机交互发展方向
7.2定位导航系统发展分析
7.2.1高精地图发展概述
7.2.2高精地图发展模式
7.2.3卫星导航系统比较
7.2.4北斗导航市场规模
7.2.5北斗导航运营空间
7.3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7.3.1全球市场竞争
7.3.2典型厂商分析
7.3.3企业运营收益
7.3.4行业发展机遇
第八章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汽车厂商经营分析
8.1戴姆勒汽车集团(Daimler)
8.1.1企业发展概况
8.1.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2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MotorsCompany)
8.2.1企业发展概况
8.2.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2.5智能汽车布局
8.3特斯拉(TeslaMotors,Inc.)
8.3.1企业发展概况
8.3.2特斯拉经营状况分析
8.4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8.4.1企业发展概况
8.4.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5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5.1企业发展概况
8.5.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6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6.1企业发展概况
8.6.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九章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互联网企业经营分析
9.1AlphabetInc.
9.1.1企业发展概况
9.1.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9.2苹果公司(AppleInc.)
9.2.1企业发展概况
9.2.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9.2.5智能汽车布局
9.3百度(Baidu)
9.3.1企业发展概况
9.3.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9.4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4.1企业发展概况
9.4.2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十章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预警
10.1智能汽车投融资分析
10.1.1行业融资金融
10.1.2融资事件分布
10.1.3行业融资态势
10.1.4融资轮次分布
10.1.5企业融资动态
10.2智能汽车投机机会分析
10.2.1政策扶持机遇
10.2.2汽车电子机遇
10.2.3车联网投资机遇
10.2.4无人驾驶投资机会
10.2.5智能交通投资机会
10.3智能汽车投资风险预警
10.3.1经济风险
10.3.2政策风险
10.3.3技术风险
第十一章2022-2028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1.1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趋势预测
11.1.1L4级无人驾驶()
11.1.2话语权再平衡
11.1.3协同合作趋势预测分析
11.1.4行业发展展望
11.2智能汽车行业前景展望
11.2.1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11.2.2功能领域发展潜力
11.2.3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11.2.4市场发展空间潜力
11.3智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11.3.1智能汽车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11.3.2无人驾驶发展预测分析()
11.3.3行业未来发展主题
图表目录
图表1现阶段智能汽车简要构造
图表2智能汽车产业链
图表3智能汽车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表4智能汽车三大核心系统
图表5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62015-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72015-201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图表82015-2019年中国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图表92019年按领域分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占比
图表102019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1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图表12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图表132015-2019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状况分析
图表142015-2019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及其同比变化状况分析
图表152015-2019年1.6L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变化状况分析
图表162015-2019年商用车月度销量变化状况分析
图表172015-2019年月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状况分析
图表182019年全国汽车销售状况分析
图表192019年全国汽车生产状况分析
图表20汽车销量累计增长率
图表212019年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图表22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
图表23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
图表24汽车商品进口规模及增长情况
图表252019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公开量排名前20位的汽车企业
图表262019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20位的汽车企业
图表27智能汽车与外部的联系
图表28V2X通信技术的外延及技术构成
图表29基于IEEE802.11p的DSRC技术标准
图表30基于蜂窝技术的LTE-V技术
更多图表请见正文……
购买流程
 1.确认需求:您可以通过“站内搜索”或客服人员的协助,确定您需要的报告;
 2.签定协议:确认订购细节,签定订购协议;(下载协议)
 3.款项支付:您可通过银行转帐、支票等形式办理汇款;
 4.发货:收到汇款或凭证后,2至3个工作日内Email报告电子版;款项到帐后,快递报告纸质版及发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