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报告> 其他> 其他> 正文

2022-2028年中国减隔震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减隔震技术能够保证建筑结构整体完整、避免次生灾害。以隔震技术为例,采用隔震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完整、防止非结构构件的破坏,还能避免建筑物内部结构、设施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减少房屋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50%-80%,而且地震越大,隔震效果越好。对于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如医院、消防指挥中心等)来说,通过采用隔震技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可有效地发挥其“生命线”功效,保证其正常工作。

不同防震方法特点的对比
抗震方法
方法
效果
原理
传统抗震
加大加粗梁柱
硬碰硬
加强建筑结构体的强度,从而达到抗震的效果
隔震技术
在建筑物底部或者层间设置隔震层
降低地震作用50%~80%
产生类似滑板的效果,将结构体的晃动转换为隔震系统的横向位移,让大部分地震能量被隔离
减震技术
类似汽车的避震器
降低地震作用20%~30%
吸收和消耗部分地震能量,极大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体的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88bet金宝搏网站 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减隔震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减隔震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减隔震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减隔震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减隔震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减隔震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减隔震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减隔震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减隔震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减隔震行业发展综述
1.1 减隔震行业定义及分类
1.1.1 行业定义
1.1.2 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1.1.3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
1.2 减隔震行业特征分析
1.2.1 产业链分析
1.2.2 减隔震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3 减隔震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
(2)减隔震行业生命周期
1.3 最近3-5年中国减隔震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1.3.1 赢利性
1.3.2 成长速度
1.3.3 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1.3.4 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1.3.5 风险性
1.3.6 行业周期
1.3.7 竞争激烈程度指标
1.3.8 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第二章减隔震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2.1 减隔震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2.1.1 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2.1.2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2.1.3 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2.2 减隔震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2.1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2.2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2.3 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3 减隔震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1 减隔震产业社会环境
2.3.2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2.3.3 减隔震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4 减隔震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4.1 减隔震技术分析
2.4.2 减隔震技术发展水平
2.4.3 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章我国减隔震行业运行分析
3.1 我国减隔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1.1 我国减隔震行业发展阶段
3.1.2 我国减隔震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3.1.3 我国减隔震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3.2 2015-2019年减隔震行业发展现状
由于减隔震技术应对地震灾害时表现出显著的优势,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发文,对于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场所和市政生命线工程,率先强制使用减隔震技术,同时各地相关政策标准和执行力度均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部分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对新建学校、医院等建筑的减隔震要求
地区
具体要求
文号
甘肃
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地区及地震灾后重建的4~12层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医院医疗用房、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要求必须采用基础隔震技术进行设计
甘建设[2014]260号
云南
下列新建建筑工程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区域内3层以上、且单体建筑面积1000m2以上的学校、幼儿园校舍和医院医疗用房建筑工程。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
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02号[2016]
山东
以下工程设计应采用减隔震技术: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的新建3层以上(含3层)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鲁建设函[2015]12号
新疆
自2016年起,全疆范围内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的地区,凡具备条件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等生命线工程均应采用减隔震技术。
新建抗[2014]2号
海南
各勘察设计单位在承接8度区内新建3层(含3层)以上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设计项目时,应严格按通知要求优先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由于特殊原因不能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的,要充分论证并说明理由,在施工图审查时出具详细的说明材料
琼建质[2014]84号
山西
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地震重点危险区学校和幼儿园的新建教学用房、学生宿舍、食堂以及医院的新建医疗建筑,必须采用减隔震技术
晋建质字[2014]115号
深圳
全市新建3层(含3层)以上的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幼儿园、医院(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应结合工程实际采用减隔震等抗震技术
深应急规[2016]3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2.1 2015-2019年我国减隔震行业市场规模
3.2.2 2015-2019年我国减隔震行业发展分析
3.2.3 2015-2019年中国减隔震企业发展分析
3.3 区域市场分析
3.3.1 区域市场分布总体情况
3.3.2 2015-2019年重点省市市场分析
3.4 减隔震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分析
3.4.1 细分产品/服务特色
3.4.2 2015-2019年细分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
3.4.3 重点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前景预测
3.5 减隔震产品/服务价格分析
3.5.1 2015-2019年减隔震价格走势
3.5.2 影响减隔震价格的关键因素分析
(1)成本
(2)供需情况
(3)关联产品
(4)其他
3.5.3 2022-2028年减隔震产品/服务价格变化趋势
3.5.4 主要减隔震企业价位及价格策略
第四章我国减隔震所属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4.1 2015-2019年中国减隔震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4.1.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4.1.2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4.1.3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4.1.4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4.2 2015-2019年中国减隔震所属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4.2.1 我国减隔震所属行业工业总产值
4.2.2 我国减隔震所属行业工业销售产值
4.2.3 我国减隔震所属行业产销率
4.3 2015-2019年中国减隔震所属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4.3.1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4.3.2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4.3.3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4.3.4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五章我国减隔震行业供需形势分析
5.1 减隔震行业供给分析
5.1.1 2015-2019年减隔震行业供给分析
5.1.2 2022-2028年减隔震行业供给变化趋势
5.1.3 减隔震行业区域供给分析
5.2 2015-2019年我国减隔震行业需求情况
5.2.1 减隔震行业需求市场
5.2.2 减隔震行业客户结构
5.2.3 减隔震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
5.3 减隔震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
5.3.1 减隔震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
(1)减隔震应用市场需求特征
(2)减隔震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
5.3.2 2022-2028年减隔震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
(1)2022-2028年减隔震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功能预测
(2)2022-2028年减隔震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市场格局预测
5.3.3 重点行业减隔震产品/服务需求分析预测
第六章减隔震行业产业结构分析
6.1 减隔震产业结构分析
6.1.1 市场细分充分程度分析
6.1.2 各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排名
6.1.3 各细分市场占总市场的结构比例
6.1.4 领先企业的结构分析(所有制结构)
6.2 产业价值链条的结构分析及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优势分析
6.2.1 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
6.2.2 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6.3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
6.3.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
6.3.2 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
6.3.3 中国减隔震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
6.3.4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七章我国减隔震行业产业链分析
7.1 减隔震行业产业链分析
7.1.1 产业链结构分析
7.1.2 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7.1.3 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7.2 减隔震上游行业分析
7.2.1 减隔震产品成本构成
7.2.2 2015-2019年上游行业发展现状
7.2.3 2022-2028年上游行业发展趋势
7.2.4 上游供给对减隔震行业的影响
7.3 减隔震下游行业分析
7.3.1 减隔震下游行业分布
7.3.2 2015-2019年下游行业发展现状
7.3.3 2022-2028年下游行业发展趋势
7.3.4 下游需求对减隔震行业的影响
第八章我国减隔震行业渠道分析及策略
8.1 减隔震行业渠道分析
8.1.1 渠道形式及对比
8.1.2 各类渠道对减隔震行业的影响
8.1.3 主要减隔震企业渠道策略研究
8.1.4 各区域主要代理商情况
8.2 减隔震行业用户分析
8.2.1 用户认知程度分析
8.2.2 用户需求特点分析
8.2.3 用户购买途径分析
8.3 减隔震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8.3.1 中国减隔震营销概况
8.3.2 减隔震营销策略探讨
8.3.3 减隔震营销发展趋势
第九章我国减隔震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
9.1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9.1.1 减隔震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现有企业间竞争
(2)潜在进入者分析
(3)替代品威胁分析
(4)供应商议价能力
(5)客户议价能力
(6)竞争结构特点总结
9.1.2 减隔震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9.1.3 减隔震行业集中度分析
9.1.4 减隔震行业SWOT分析
9.2 中国减隔震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9.2.1 减隔震行业竞争概况
(1)中国减隔震行业竞争格局
(2)减隔震行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
(3)减隔震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
9.2.2 中国减隔震行业竞争力分析
(1)我国减隔震行业竞争力剖析
(2)我国减隔震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3)国内减隔震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
9.2.3 减隔震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十章减隔震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10.1 A公司
10.1.1 企业概况
10.1.2 企业优势分析
10.1.3 产品/服务特色
10.1.4 公司经营状况
10.1.5 公司发展规划
10.2 B公司
10.2.1 企业概况
10.2.2 企业优势分析
10.2.3 产品/服务特色
10.2.4 公司经营状况
10.2.5 公司发展规划
10.3 C公司
10.3.1 企业概况
10.3.2 企业优势分析
10.3.3 产品/服务特色
10.3.4 公司经营状况
10.3.5 公司发展规划
10.4 D公司
10.4.1 企业概况
10.4.2 企业优势分析
10.4.3 产品/服务特色
10.4.4 公司经营状况
10.4.5 公司发展规划
10.5 E公司
10.5.1 企业概况
10.5.2 企业优势分析
10.5.3 产品/服务特色
10.5.4 公司经营状况
10.5.5 公司发展规划
10.6 F公司
10.6.1 企业概况
10.6.2 企业优势分析
10.6.3 产品/服务特色
10.6.4 公司经营状况
10.6.5 公司发展规划
第十一章 2022-2028年减隔震行业投资前景
11.1 2022-2028年减隔震市场发展前景
11.1.1 2022-2028年减隔震市场发展潜力
11.1.2 2022-2028年减隔震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11.1.3 2022-2028年减隔震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1.2 2022-2028年减隔震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2.1 2022-2028年减隔震行业发展趋势
11.2.2 2022-2028年减隔震市场规模预测
11.2.3 2022-2028年减隔震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11.2.4 2022-2028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3 2022-2028年中国减隔震行业供需预测
11.3.1 2022-2028年中国减隔震行业供给预测
11.3.2 2022-2028年中国减隔震行业需求预测
11.3.3 2022-2028年中国减隔震供需平衡预测
11.4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11.4.1 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11.4.2 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11.4.3 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11.4.4 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11.4.5 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十二章 2022-2028年减隔震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12.1 减隔震行业投融资情况
12.1.1 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12.1.2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2.1.3 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12.2 2022-2028年减隔震行业投资机会
12.2.1 产业链投资机会
12.2.2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12.2.3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12.3 2022-2028年减隔震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12.3.1 政策风险及防范
12.3.2 技术风险及防范
12.3.3 供求风险及防范
12.3.4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12.3.5 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12.3.6 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12.3.7 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十三章减隔震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13.1 减隔震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13.1.1 战略综合规划
13.1.2 技术开发战略
13.1.3 业务组合战略
13.1.4 区域战略规划
13.1.5 产业战略规划
13.1.6 营销品牌战略
13.1.7 竞争战略规划
13.2 对我国减隔震品牌的战略思考
13.2.1 减隔震品牌的重要性
13.2.2 减隔震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13.2.3 减隔震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13.2.4 我国减隔震企业的品牌战略
13.2.5 减隔震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13.3 减隔震经营策略分析
13.3.1 减隔震市场细分策略
13.3.2 减隔震市场创新策略
13.3.3 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13.3.4 减隔震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13.4 减隔震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13.4.1 2019年减隔震行业投资战略
13.4.2 2022-2028年减隔震行业投资战略
13.4.3 2022-2028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四章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14.1 减隔震行业研究结论
14.2 减隔震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14.3 减隔震行业投资建议
14.3.1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14.3.2 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14.3.3 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购买流程
 1.确认需求:您可以通过“站内搜索”或客服人员的协助,确定您需要的报告;
 2.签定协议:确认订购细节,签定订购协议;(下载协议)
 3.款项支付:您可通过银行转帐、支票等形式办理汇款;
 4.发货:收到汇款或凭证后,2至3个工作日内Email报告电子版;款项到帐后,快递报告纸质版及发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