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交通运输> 正文

2011年集装箱运输市场走势分析

188bet金宝搏网站 网讯: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的增加,年内权威机构不断调低对经济及贸易增长的预测。IMF的最新预测将全球、美国、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分别调低了0.3%、1%和0.4%。世界贸易组织也将2011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率的估计数字从6.5%下调至5.8%,同时发出警告称经济信心的丧失危害了世界各地的出口增长前景,全球贸易增长将大幅放缓。

2011-2015年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1. 货运需求增长平淡

2011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日本发生地震和核泄漏;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多种复杂因素导致2011年集装箱货运需求呈现疲弱增长态势。

随着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的增加,年内权威机构不断调低对经济及贸易增长的预测。IMF的最新预测将全球、美国、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分别调低了0.3%、1%和0.4%。世界贸易组织也将2011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率的估计数字从6.5%下调至5.8%,同时发出警告称经济信心的丧失危害了世界各地的出口增长前景,全球贸易增长将大幅放缓。

从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实际表现看,货量走势也呈现出明显的弱增长态势:一季度是航运市场的传统淡季,加上2010下半年市场运力基本都已打开,航线舱位利用率持续降低,尤其是春节过后出口货量全面惨淡,加上主要出口加工地劳工紧缺、电力紧张等因素,总体舱位利用率不足八成。二季度市场开始逐步回暖,但是相比2010年同期市场出现爆舱的场景,总体增长步伐仍显疲态。三季度应该是传统的货运旺季,但是同比及环比的增幅都十分有限,同时受制于上半年大量的新船交付,舱位利用率仍不足九成。四季度市场回归传统淡季,同时也未出现期待中的圣诞节前小高潮。2011全年市场货量在平淡的走势中略微增长,预计全年集装箱海运量1.5亿TEU左右,其中欧美干线增幅不足5%,新兴市场增幅相对较高,在5%~10%。

2. 运力增长步伐加快

2010年由于班轮公司积极采取各类管控措施,使得市场运力增幅小于运量增幅,其中包括推迟取消订单50万TEU,加船减速额外消耗60万TEU,高峰时停航150万TEU。

而2011年这些曾经推动市场迅速恢复的积极管控措施发挥的作用甚微。首先从延迟交付看,由于班轮公司自2009年开始推迟船舶交付,至2011年可推迟的订单已很有限,2011年新交付船舶超过120万TEU,其中8 000+TEU船舶超过60%。尤其是2011年二季度,每月都有20条以上新船交付,使得干线运力承受较大增长压力。截至2011年6月底,太平洋航线东行周运力同比增长13%,远东/欧地航线西行周运力同比增长17.4%,运力过剩情况十分突出。

加船减速在2011年仍在持续发挥作用。与2010年同期相比,2011年三季度西北欧线中已经没有8条船舶的航线了,而11条船舶的航线比2010年同期多了3条,10条船舶的航线比2010年多了2条,9条船舶的航线比2010年多了1条。但是相比2010年,在运力消耗上发挥的作用已经明显降低,估计消化运力在30万TEU左右。

2011年班轮公司的停航运力总体处于低位,截至年末,全球闲置的运力不足60万TEU,占现存运力的3.5%左右,而2009年最高峰时全球闲置运力150万TEU,占营运运力的12%。

同时,集装箱船舶的拆解再次回落到不足5万TEU的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净运力大幅提升。预计2011年末集装箱船舶总运力1 535万TEU,同比增长8%。其中8 000+TEU船舶总运力达377万,占船队比重的25%。

3. 航线运价持续疲软

一方面市场运输需求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市场运力供给持续扩张,2011年航线运价受压明显,整体运价水平较2010年同期有所下降。欧美干线受大船集中上线冲击,几次涨价都没有成功,航线运价整体疲软。相对于欧美干线,南美航线以及东南亚等次干航线年中运价恢复较好,旺季的部分涨价也顺利实施。受亚欧航线分指数低迷的影响,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一直处于1 000点附近低位运行,与2010年度的火爆情况相去甚远,2011年末CCFI为881点。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2011年末为1 122.7,比去年同期下跌了近两成。2010、2011年集装箱运价指数走势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CCFI还是SCFI年内总体呈现的都是明显的下滑趋势。

而在各条航线中又以亚欧航线的跌幅最大,几乎跌去了一半的价格。

4. 船舶市场冰火两重天

值得关注的是,2011上半年集装箱新船订造掀起了一股小高潮,使得未来的供需形势再次趋于紧张。

在沉寂了一年后,新一轮造船热潮拉开大幕,在此轮造船潮中,多数订单是8 000 TEU以上的大型船舶,尤其是马士基超大型船舶18 000 TEU的订单震撼登场令世人瞩目。2011年船舶新增订单的数量超过200余艘,运力接近200万TEU,从船舶数量看较2010年增长了近70%,从运力规模(TEU)看较2010年同期增加了近140%,其中70%的订单都是8 000 TEU以上的超大型船舶。各公司船舶订造情况见表2。

对比新造船市场的火热,船舶买卖和租赁市场2011年呈现出明显的前高后低,总体上2011年船舶租金在上半年攀升到一个高峰后直线下降,跌到了新的低值。一季度船舶租金持续上扬,二季度HOWROBINSON运价指数稳定在910点左右,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150%。然而由于旺季不旺、船公司规划撤线及新船运力需消化等原因,从年中开始船舶租金一路下滑,年末HOWROBINSON租船指数下探至不足500点,基本又回落到2009—2010年市场低迷时期的水平。船舶买卖市场也呈现明显的先扬后抑,只是市场下滑的时间点略滞后于租船市场,全年主要船型二手船成交价高于2010年水平。

5. 航商效益再度滑坡

由于一方面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另一方面2011年大船密集上线,导致市场运价持续下滑。在2010年攫取近170亿美元的利润之后,2011年班轮公司普遍出现亏损,整个集装箱运输业再次陷入亏损。据德鲁里估计2011年全行业的亏损可能接近200亿美元,在经历了2010年170亿美元的全行业赢利后,2011年有可能成为集装箱历史上盛衰转换周期最快的一个轮回。

2011年前三季度主要班轮公司普遍录得亏损:马士基班轮业务部分净利润0.96亿美元;东方海皇集团班轮业务部分亏损1.49亿美元;韩进班轮部分亏损3.45亿美元;中海集运亏损2.41亿美元。

6.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2011年新船大量涌入市场,航线运力过剩加上燃油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大部分班轮公司经营困难。相比2008年航运业的危机,这次航运业的冬天更深刻地体现出运力过剩,市场运价由于缺乏足够的货量支撑提升困难较大。在此情景下,班轮公司纷纷寻求突围,或者实施一系列激进的低价措施抢占份额确保舱位利用率,通过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或者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竞争力,用新思维发现航运业的新模式。总之,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复杂。

Baidu
map